编者按: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2020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今天是第43个植树节。本期的“环生青年说”由我院植物生态学研究生党支部策划,5位支部成员和1位老师围绕植树节和生态、节能、植树造林等主题阐发观点,表达心声。
同学说
吴烜(2019级硕士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碳中和”理念,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空前高度。《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但是绿化环境指数偏低。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学生,唯有好好学习,掌握扎实的科研技能,日后才能更好地投身环保事业,为国家、为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长颢(2017级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祖国大地正在绿起来、美起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中国正在变美。在我的家乡,从之前每到春天就有沙尘暴到现在次数减少,我真切地感受到环境的改善。作为生态专业的研究生,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也衷心祝愿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美丽!
郝赛琪(2018级博士生)
我的家乡在山西,山西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度开采煤矿,造成了土地、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级政府依法关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露天矿山,同时因地制宜加强修复绿化,减少和抑制大气扬尘。渐渐地,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有所改善,家乡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信在不远的明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家乡的环境最终会变成青山碧水,金山银山。
马东娜(2018级博士生)
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模样。近年来,我们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增长,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减少,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生态学学生的我们要秉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努力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郑茹萍(2018级硕士生)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将修复范围从森林延伸到水流、海域、滩涂等领域,积极探索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削填引种、固坝填石、引流冲污等多种修复形式;努力形成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的修复性生态司法机制;持续促进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一名生态学的研究生,今后,我也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为祖国的生态文明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师说
李振基(新利体育教授,图为李振基(左一)在福建武夷山为当地导游做生态文明培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从1982年以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1998年之后,开始了六大林业工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荒漠化面积越来越低。在第43个植树节之际,我院植物生态学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员们通过学习,关心家乡的全民义务植树与荒漠化治理,进一步深入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大意义,值得肯定!我认为,生态系统健康不仅仅是绿起来,还要避免杀虫剂、灭菌剂和除草剂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防止绿色荒漠。希望未来我国持续在提高生态系统健康上下功夫,倡导禁用杀虫剂、灭菌剂和除草剂,前瞻性地用生态学理念与技术让农田果园区域的绿色荒漠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
同步阅读
3月12日,我院15名教师和22名学生代表来到翔安校区“八闽园”义务植树。师生们热情高涨,挥锹填土、浇水培实……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策划 | 戴景锭 周佳杰
图片 | 戴景锭 郑茹萍
编辑 | 吴晓倩 蔡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