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生态学宏观和微观交叉领域研究,揭示恶性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可能机制,相关成果以“Genetic admixture
accelerates invasion via provisioning rapid adaptive evolutionˮ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生态学顶级杂志《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doi:10.1111/mec.15192)。
中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为守卫我国海岸带的居住和生态环境,我国于1979年从北美的北卡罗来纳、佐治亚和佛罗里达分别引进了高、中、低三个生态型的互花米草。试种成功后,互花米草被引种至福建省的罗源湾,之后又陆续推广至其他沿海省份,为抵御台风、保滩护岸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引种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种,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同时,其快速扩张还威胁湿滩涂养殖、阻塞船道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胁性的100种外来生物名录,而中国是全球受其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互花米草摇身一变成为超级入侵者呢?一种观点认为是人工选育的结果,引种的三个生态型中,高的生态型因其生长能力强,可能被偏好性的引种至各省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受到引种地自然选择发生快速进化的结果。引种地缺乏互花米草的天敌,互花米草可以将用于防御天敌的资源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产生更大的、繁殖能力更强的植株,这些植株被自然选择保留。然而,由于缺乏详细引种过程的记录,对互花米草的入侵机制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
除了文字记录,引种和扩散的历史还蕴藏在生物的DNA序列中。我院生态学研究人员开展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采用DNA指纹技术,对来自我国沿海七个省份、10个区域及原产地北美的15个区域的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不同于以上对引种历史的推测,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并未有偏好性的选择株高的生态型。但推广的植株却具有比株高生态型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因这些植株是三个生态型的杂交后代,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然而,这仅仅是互花米草入侵的开端。通过进一步测量以上25个区域来源的植株表型发现,三个基因型间的杂交还通过整合两种不同的生长能力——即纵向生长的能力和横向扩张的能力——而产生了超强的基因型,这种新的基因型因具有生长和繁殖的优势而被自然选择保留,成为互花米草恶性入侵的主要驱动力。此项研究结果让我们更多了解互花米草扩散的主要原因,揭示了其入侵成功的可能机制。
本研究由李庆顺教授、张宜辉教授和张原野助理教授的团队合作完成,博士生乔红梅和刘文文(现为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过程得到了休斯敦大学、杜克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协助。研究工作还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对外合作项目的资助。
附图为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形成的群落。插图为互花米草在我国的分布及基因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