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第60讲 | “全球气候变化与滨海湿地及近海生态系统互馈机制”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8日 点击数:

12月4日,由我院张宜辉教授和林晓凤教授共同召集的环境与生态香山论坛(以下简称“香山论坛”)第60“全球气候变化与滨海湿地及近海生态系统互馈机制”,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颂恩楼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的主题是我校“一流学科”生态学新一轮建设期的四个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意在增进人员和方向交流,促进团队的整合和建设,服务我校“一流学科”生态学科新一轮的建设。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来自我院以及海洋与地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80余人参加论坛交流。院长吕永龙、党委书记张明智等莅临论坛指导。



论坛开幕

张宜辉主持论坛开幕式,沈英嘉、张原野、陈宇新、柳欣、陈鹭真、卢豪良、朱旭东、陈纪新等分别担任生态系统的响应和适应、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以及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方法等四个专题主持,来自三个学院的22位教师围绕专题汇报交流,分享在滨海和近海领域已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就科学问题凝练、如何开展团队合作、强化团队建设,以及如何围绕国家野外台站开展工作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论坛现场气氛宽松、活泼、和谐。

张宜辉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与会教师作报告交流

林晓凤教授主持综合讨论环节,与会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积极互动交流。副院长黄凌风、于鑫、王新红、马剑,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台海站)站长黄邦钦,学术带头人严重玲,以及资深退休教师李炎等分别就团队建设、野外台站建设等给予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林晓凤教授主持论坛综合讨论

综合讨论交流

吕永龙院长作总结性发言,他表示此次论坛在助力聚焦重点方向研究、推动人才和团队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表示在“双一流”新一轮的建设期,学院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资源调配,从政策、经费、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加强对重点方向的支持,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吕永龙总结发言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香山论坛于2013年设立,因翔安校区背靠香山而得名,主要由中青年科学家作为发起人,围绕生态环境领域科学前沿展开研讨,旨在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启迪创新思想,营造不断探究、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提升国内外学术交流水平。本次论坛由我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举办。


| 郑陈娟

| 林晓荷

编辑 | 待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