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体育 >> 媒体环生 >> 正文
新京报:过去四十年,地球生物多样性降低了68%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4日 点击数:

数据显示近年来地球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人类,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全文3102字,阅读约需6分钟

数据新闻编辑 陈华罗 新媒体设计 许骁 校对 李立军

夏天越来越热了,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3S)监测数据显示,过去六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六年。

同样在这几年里,全球超3.7万物种濒临灭绝,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流入海洋……地球生物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始终在致力于发现和寻找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从地壳深处到喜马拉雅高山之巅,从热带雨林到蔚蓝深海,植物、动物、微生物,分类也越来越细致。

尽管人类不遗余力的去探寻地球生物多样性,但对于地球上具体物种信息,仍没有确定数据。

虽然人类社会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对于水、粮食、药品、燃料等资源的获取,仍然依赖最基础的生态自然系统。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病毒的入侵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关键。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ForNature我们是自然问题的解决方案”,再次强调了人类对于地球生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数据显示近年来地球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人类,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过去四十年,地球生物多样性降低了68%

2020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表示,由于过度捕捞、破坏性做法和气候变化,世界上60%以上的珊瑚礁濒临灭绝。过度消费、人口增长和集约农业,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有100万物种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报告显示,从1970年到2016年期间,监测到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68%。

566BC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全球最大热带森林的拉丁美洲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明显,40年间物种丰富度下降94%,是全球最严重地区。而土地和海洋利用的变化,包括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的威胁。

以拉丁美洲为例,亚马孙热带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中之一,有超过300万物种都生活在雨林,有超过2500树种(约占地球所有热带树木的三分之一)共同维持着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但同样在这个雨林,物种灭绝速度也前所未见。据联合国估计,有100万个物种正在处于灭绝状态。仅从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亚马孙地区就损失了超过9842平方公里的森林,森林砍伐率达到十年最高峰。

人类强占土地和工农业用地扩张,对草原、雨林、湿地过度开发,是导致该地区物种减少最主要原因。

而与海洋、森林相比,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更快。据《地球生命力指数2020》显示,从1700年以来,地球上近90%的湿地已经消失,给淡水生物多样性带来深远影响,纳入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评估的944个淡水物种,3741个种群,其数量平均下降了84%。

4B1CB

在这些淡水生物中,体型较大的物种更容易受到威胁。像一些重量超过30千克的鲟鱼、长江江豚、水獭等生物,因为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00-2015年间,湄公河中78%的物种捕获量均有所下滑,且中大型物种的下滑更为明显。

虽然最近几年人类正在努力缓解气候变化,但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已经给物种多样性造成了影响。

生态、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若气候变化非常剧烈,生物进化无法适应这个速度,物种灭绝风险只能“被迫”加速。

珊瑚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托弗·科恩沃尔5月11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一项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183处珊瑚礁数据发现,在最坏的情况下,94%的珊瑚礁将在2050年之前死亡。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指出,目前全球陆地生物多样性已经岌岌可危,全球平均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指数只有79%,远低于安全下限值90%,并且仍在不断下滑。

━━━━━

在我国

物种最丰富地区也是濒危动物最多的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有脊椎动物6000余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

2008年第一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里一共收入了4.9万个物种,包括1万多种动物,主要是兽、鸟、鱼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以及3万多种植物,还有少量微生物。

但这显然不是我国物种的全部。在之后的12年里,不断有新发现的物种加入到名录里。

在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里,我国生物物种已经达到122280种,包括58444个动物物种,44905个植物物种,12728个真菌物种以及细菌、病毒等物种。

26102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生态系统破坏和退化,使许多物种变成濒危种和受威胁种。

2020年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种高达1万多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9.3%,真菌中受威胁种类高达6500多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70.3%。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 我国有156种,约占其总数的25%。

2020年6月,由新利体育、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发布的一篇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生存空间变化的论文显示,我国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而中部和东北部的受威胁物种数量相对较少。

通过对比濒危物种数据和我国现有物种的空间分布发现,受威胁物种的数量与物种丰富度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森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云南省物种丰富排在全国第一,但同时这里也是濒危物种最多的地方。

509D9

日益加剧的环境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多重压力,而且不同省份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外部压力来源各不相同,对不同生物物种造成不同影响。但整体而言,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受到的威胁比例更高,平均比例达到11.64%、11.05%和10.72%。

在云南、四川、广西和广东四个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生物物种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及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农业开垦的威胁,也有研究表明,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的温度变化,是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云贵地区多山区,山谷、山脉比较脆弱,复杂的地形和地质结构以及岩石和土壤的破碎化也导致该地区更容易受到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337F4

通过分析不同的压力源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破坏发现,人类活动都无可避免的威胁到生物物种的数量。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发生变化的主要元凶,夜间光、建筑用地、耕地等活动,直接代表了工业用地和人类活动的强度,人进动物退,对物种数量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一般会对生物的生存空间造成影响,按道理来说会对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和隔离,也会让地区的人口密度降低,反而对生物物种生存起到了积极影响。所以,人类活动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古特雷斯也指出,自然失衡正在惩罚人类,致命疾病的出现就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案例,如艾滋病、埃博拉,以及2019全球暴发的冠状病毒。

所有已知疾病的60%和新传染病的75%是动物传染病,即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这表明了我们星球的健康和我们自己的健康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对人类进步和繁荣至关重要,自然的退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环境问题,它涵盖了经济、健康、社会正义等多方面,并且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和冲突。

而当下,如果不采取措施,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将“进一步加速”,而现在的灭绝速度已经“至少比过去一千万年的平均值高出数千倍”。

参考资料:【1】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动物学研究所(伦敦动物学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

【2】Yonglong Lu、Yifu Yang、Bin Sun、Jingjing Yuan、Minzhao Yu、Nils Chr. Stenseth、James M. Bullock、Michael Obersteiner,《Spatial variation in biodiversity loss across China under multiple environmental stressors》,2020.6

原载于2021年5月22日新京报,原文链接:https://search.weixin.qq.com/k/Q1ZVW1JHbFpVQl1QQlBQb05XQE5eakdWVF5tR1dTb1NbXiRHJykrLURv?scene=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