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厦大新利体育的学生在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中制作蜡叶标本。(厦大供图)
东南网6月6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诸姮)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当天,新利体育举行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大会以“奋进新征程 十年再出发”为主题。
新利体育成立于2011年,是该校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根据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学科的基础上组建。学院虽新,但生态学科源自1922年陈嘉庚先生亲自设立的动物学和植物学学科,环境学科始于1982年厦门大学成立的环境科学研究所。
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学学科形成以红树林与近海生态系统、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特色的学科体系,被誉为“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和“海洋生态人才摇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海陆界面环境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打造出“观测-科学-技术-管理”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已成为富有海洋特色的环境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018年4月,新利体育师生在厦门湾开展海洋环境科学共享航次调查。(厦大供图)
2016年,该院成立环境与生态工程学系。2012年,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2020年已跻身至全球前0.410%。;2017年,生态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生态学》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获教学成果奖7项,研究生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270余篇,入选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14篇,建成16个实习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3项,获国际、国家级、省级科创竞赛奖项52项。十年来,该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500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2020年,厦大新利体育的环境科学综合大实验,老师在向同学们讲解大气中PM2.5的测定。(厦大供图)
该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佳绩。目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牵头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获批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项。
目前,该院有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校级科研平台3个,同时,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具有福建省九市一区特色的“八闽园”内,建成滨海湿地全球变化研究温室群。这些平台已成为开展前沿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牵头建设的厦门大学“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漳江站”),已连续十余年为原位观测、长期研究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监测数据。2019年,漳江站与“东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获批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择优建设名单。
厦大新利体育的滨海湿地全球变化研究温室群(厦大供图)
该院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驶入快车道,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等13所境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师生互派等方面开展交流,累计派出教师赴境外交流565人次、学生506人次;邀请556名外来学者、接收236名学生到校访学、交流;主办10届研究生或本科生国际暑期学校,参与的中外学生约600人;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两岸环境与生态联盟,主办或承办20余场大型国际、地区性高水平学术会议。
在当天的院庆大会上,还揭牌了7个该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包括与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分会共建产学研基地、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长汀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
此外,该院院庆活动还包括举行“面向新时代的生态学”研讨会及院友沙龙等。其中,“面向新时代的生态学”研讨会吸引来自国内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约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他们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学人才培养”“生态学科技创新与‘四个面向’”“生态学社会服务与‘两山理论’”“生态学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四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原载于6月7日东南网,原文链接:http://xm.fjsen.com/wap/2021-06/07/content_30747773_0.htm?page=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