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5日,我院主办的“凌峰暑期科研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以“新形势下的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举办。论坛邀请了瑞典隆德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台湾宜兰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3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
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雪芬代表学校致辞。她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情况与理念,希望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为我校环境与生态学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我院院长李庆顺教授做了题为“新利体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报告,回顾了学院的国际化特色办学项目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规划与展望。
随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洪涛副教授、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m Shen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谷成教授、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刘阳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琳瑜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姚义鸣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苏玉萍教授、台湾宜兰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章堂教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林宏阳副教授、瑞典隆德大学工学院Linus Zhang教授、我院罗津晶副教授、谭巧国副教授、张彦隆副教授分别做了报告。
本次论坛回顾了环境与生态学科国际化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分析了新形势下环境与生态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探讨了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很大,都从彼此的分享中拓展了办学视野,确立了面向新形势的办学方向。
学院自2007年起与世界百强名校瑞典隆德大学合作,连续开展了十五届国际化本科生特色办学项目“凌峰暑期科研训练”。该项目每年提供8-10个前沿科研课题,由国外学生与国内本科生组成研究小组,在四周时间里合作完成。项目结束时学生提交英文报告并口头汇报。项目采取全英文教学,在15年间,该项目已培训中外学生460人次,已派出34名本科生赴国外访学。项目成果获得2017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师生出入境交流造成了影响,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项目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2020年和2021年的训练项目。此外,以“凌峰暑期科研训练”为起点,学院与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境外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交流项目,并于2012年起设立本科生国际化班,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国际化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文|柯晓琳
图|卓思棋 柯晓琳